民国1937年海南老照片
02-07 22:49 (1198) 孟婆的忘魂草(1109) 《琼岛踪影》展览由澳大利亚人布兰登·沃勒先生发起,他是一位雅思英语考官,两年前曾受聘《中国日报》任编辑,之后来到海口,工作之余致力于战争史和民族文化的研究。他曾经于2010年发起并成功举办了《鸽子行动东方空降65周年纪念》,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沃勒为此次展览付出艰苦努力,与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探险者的后人多方联系,取得展览资料的版权。展览结束后,其资料版权将无偿转赠海南省博物馆。省博物馆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展览中播出的那段影像视频,可能是目前我们看到的关于海南的最早的动态影像资料,非常珍贵。布兰登·沃勒将这件事情真诚地称之为一种“爱好”,他的“发现”也为海南文化历史保护留下珍贵的财富,对此我们表示感谢。1937年的海口骑楼老街与现在的对比
这张地图来自海南新报,美国长老会传教士绘制于1936年秋。 75年前,在海口大钟楼旧址附近的码头,受潮汐和风向的困扰,登岸或许是一个漫长的“旅程”。
冒险家镜头里的南丰 75年前,在位于今天海口世纪大桥基底附近,两座堡垒式建筑一左一右守望海港入口,被冒险家们称为“艾格里尔瞭望台(Fort Egria)”。
当时摆渡船驶入海口的景象 75年前,汽车刚刚开始奔走在海口的公路上,传教士匆忙的身影已经出现在海口近郊的麻风病院里,椰树婆娑的岛屿印象让太平洋彼岸的探险者联想到遥远的古巴首都哈瓦那……
75年前村庄里妇女的文身和服饰 75年来海风依旧。今天,人们在海南省博物馆于6月9日-17日展出的《琼岛踪影》,从110张来自1937年的海南老照片和影片里,阅读一段我们陌生却真实发生的记忆。
当时的男子戴头巾、在头前挽大髻 早期到达海南探险的外国人远比当时的传教士多得多,包括自然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和地质学家等,慢慢地,他们的日记和秘密探险经历流传开来……直至1937年,两位20世纪著名的冒险家来到海南,自此,西方的主流媒体便发现了她的宝藏和揭开了她美丽的面纱。
75年前村庄里妇女的文身和服饰 75年前,两位来自美国的年轻人———尼克尔·史密斯(Nicol Smith)和雷昂那德·克拉克(Leonard Clark)———从香港搭乘一艘汽船,于1937年6月26日抵达海口。在船上,克拉克遇见他未来的妻子。 到达海口时,史密斯和克拉克分别会见了他们的同乡施泰纳牧师。施泰纳和他的妻子马德琳作为美国长老教会的成员,自1913年以来一直在海南工作。该组织成立于1893年,在海口、那大、琼海等地建有学校、医院和教堂。从海口前往(儋州)那大再到南丰,他们走进当地的学校校园里,被村民和孩子们包围,他们带去的便携式留声机吸引整个村庄的关注。
当时的男子戴头巾、在头前挽大髻 在去黎母山的路上,他们遇见了步行回南丰的卖草药、干猴、蛇皮和鹿角的商人。在黎村苗寨,他们见识不灭的火是当地人民遵循几百年的生活方式,他们记录了当地人的衣服、房屋、种植的食物,使用的陶器,并发现当地人对布匹、烟草和银元交易感兴趣。他们认为,那里有着外人为之着迷的复杂的、传统的黎族织锦、音乐和文身。他们走过47个原住民村落,黎族人求婚的仪式令人印象深刻,他们称“黎族人是想像中最体贴的人。”
当时的男子戴头巾、在头前挽大髻 在为期两个月的探险之旅中,克拉克和史密斯用照片形成了一页页生动的日记,真正地揭开海南神秘面纱。他们从海口出发,途经儋州、黎母山、白沙、保亭、五指山等10余个地方,并在当地聘请向导对海南少数民族聚居区进行探访,使得海南被西方的主流媒体和民众所认知,同时也为了解海南当时的历史和风土人情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史密斯和克拉克提交了超过500页的报告和涉及到海南的750张照片。他们有关海南旅行经历的文章发表在1938年9月的国家地理杂志上———《展示海岛上的世界文化遗产》。37分钟的黑白电影纪录片由纽约的美国自然史博物馆收藏归档。
1937年村庄里人们的生活起居和生产劳动的情景。
1937年村庄里人们的生活起居和生产劳动的情景。
1937年的海口钟楼于1987年较原址向北偏西移了30多米,长堤路的位置在旧照片里还只是河沟。
位于海口中山路的大亚酒店,1937年与2012年的照片对比。
发表评论